尋茶記:安溪縣龍涓鄉驚現連片的閩南喬木型大葉種野生茶
尋茶記:安溪縣龍涓鄉驚現連片的閩南喬木型大葉種野生茶
耳聞安溪縣龍涓鄉有一種奇特的野生苦茶,探訪之心一直難舍。
不久前,在朋友的帶領下,終于來到距離縣城一百多公里、安溪與華安和長泰交界處的龍涓鄉崎畬村。接待我們的是當地的村干部和護林員、74歲老人老陳。
剛落座,主人就給我們沖泡野生苦茶。果然名不虛傳,一入口整個口腔的神經末梢就立即感覺到那令人難忘的苦味,強烈而持久,剛要張開嘴巴呼出苦氣味的時候,一陣甘甜徐徐而來,慢慢的口腔里蔓延開來,一會兒就全部化苦為甜,甘醇鮮爽,滿嘴生津,渾身神清氣爽,酣暢淋漓!
老陳介紹說,野生苦茶就分布在村子周圍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包括安溪、華安、長泰等地域)的深山野林里,這里的村民自古有采苦茶當要點做法,他十幾歲就開始隨父母上山采摘。到底有多少茶樹和產量目前無法統計。
在缺醫少藥的年代,邊遠山區的村民就靠苦茶和其它中草藥治病。老陳說,苦茶的解毒功能特別顯著,以前如果誤食毒蘑菇,不喝苦茶解毒必死無疑,連續喝幾天就沒事了;一旦生無名腫毒或患肝病,喝苦茶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當地村民喜歡喝自釀的紅米酒,喝酒前先喝一泡苦茶,首先是不容易喝醉,其次是不會上火,第三據說是米酒的壯補功效更明顯。
一口氣喝了幾十杯苦茶,感到精神百倍,又聽到如此神奇的故事,大家摩拳擦掌恨不得馬上沖進山里一睹苦茶的芳容。老陳告誡我們:最近的幾株野生茶樹也要走兩個多小時的路程,而且平常無人行走,早已荊棘遍野,還有山里氣候多變,經常突然下起暴雨。
但是,對奇特而神秘野茶的向往,已經沒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擋我們了?吹綌r不住我們,老陳決定親自帶我們上山。
吃過極具山野風味特色的午餐之后,我們出發了。老陳邁著矯健的腳步,揮舞著砍柴刀披荊斬棘,為我們開路。
越往山里走,路面越窄,坡度越大,荊棘也越密集。老人一路談笑風生,鼓勵我們不要畏懼,堅持往前走!
老人給我們講他的人生經歷,既生動又勵志:他從小到大一直生長、住在這個只有一百多人的小山村里,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十幾年前,他的兒子和幾個親戚走出大山,在縣城等地從事茶葉包裝企業行業,知名的“天惠包裝”就是他兒子創辦、經營的。老人說,他從小沒見過、座過汽車,現在年老了一坐上車就會暈車。有時候他想念在縣城的兒孫,第二天一大早就騎著那部老掉牙的摩托車行走一百多公里去享受天倫之樂,但短短幾天他很快就厭倦了城市喧囂與擁擠,又迫不及待地回到有著茂密森林、清新空氣的家鄉,這里的一草一木已經難以割舍了。
大約走了一個小時,我們完全鉆進了森林之中,可謂是“寸步難行”。這時,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走在軟綿綿的落葉上,就幾步就是一摔跤,一行人幾乎在雨水、泥土、枯葉中摸爬滾打。
大約走了三個小時,就在大家快要崩潰的時候,老陳一聲大喊:到了!
冒著大雨,老陳很快把野茶樹周圍的樹木、野草砍掉,一棵被攔腰砍斷只剩下2米高、碗口粗的樹呈現在我們眼前;锇閭凅@呆了:原來是這個樣子!
老陳介紹說,野生茶樹都與其它樹木長在一起,為爭陽光,往往長得極其高大,樹干直立,分枝稀疏。也就是說,其它樹木有多高,茶樹也就有多高,最高可達數十米。為了方便采摘,村民一發現野生茶樹都會從一、兩米處砍斷,等待來年萌發新芽。
發現第二株也是被砍斷的。老陳說:要看沒有被砍的還須往前找,但馬上回去天黑前無法到達村里。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老陳特意砍了幾根樹枝讓我們當拐杖,但還是常常摔跟頭。
談到苦茶的保護、開發和利用,老陳對我們說,由于采摘十分困難,很少有人來收購,現在進山采苦茶的人還不多,多數是自采自飲,但已經有人來購買野生茶樹了。
關于移植問題,老陳說:從山上挖下來的茶樹成活率極低,十棵能活一兩棵就很不錯了。而移植后做出了的茶味道與野生的完全不了,基本上沒有苦味。本文由內安溪高山鐵觀音批發網http://www.tudoufanli.com/收集整理(本批發網一市斤起按批發價發貨,個人少量購買可通過快遞做貨到付款,歡迎訂購)。
【相關鏈接】
喬木型大葉種野生茶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10個省區200多處發現有野生大茶樹。我國野生茶樹集中分布于滇南、滇西南,滇、桂、黔毗鄰區滇、川、黔毗鄰區,是粵、贛、湘毗鄰區,少數散見于福建、臺灣和海南。
資料顯示,福建多地有野生茶樹分布,如安溪龍涓、蘭田和大坪、劍斗、福前、蓬來、官橋等,漳平南洋,永定湖坑,武夷山九曲溪上游武夷大峽谷,蕉城虎貝、霍童、八都等,梅列仙人谷國家級森林公園,等等。
按照茶樹品種分類,喬木型茶樹是最原始的茶樹類型,分布于與茶樹原產地自然條件較接近的自然區域,即我國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如西南、華南茶區,最典型的品種是云南大葉種。植株高大,從植株基部到上部,均有明顯的主干,呈總狀分枝,分枝部位高,枝葉稀疏。葉片大(基本屬于大葉類),葉片長度的變異范圍為10-26厘米,多數品種葉長在14厘米以上。葉片柵欄組織概為一層。
我國茶樹品種的分布,從西南往東北,由高大的喬木逐漸演變為灌木,植株矮化,葉片漸小而厚,柵欄組織加厚,抗性增強,多酚類物質漸減。
福建的野生茶樹多為灌木型、小喬木型和中、小葉類。這次在安溪縣龍涓鄉發現連片的喬木型、大葉類野生茶樹尚未見資料記載,實屬罕見。既進一步證明安溪茶葉歷史悠久,又對研究山茶屬植物的演變途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安溪及相鄰的漳平野生茶均為苦味型,當地稱為“苦茶”。
安溪野生茶樹分布較廣,有上千年的歷史!栋蚕h志》記載:“唐五代越王錢倜幕僚黃夷簡疾(。┩穗[安溪別業,其山居詩有‘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 。在犀山白巖峰下的將軍巖北側,有一棵被人們稱為“苦茶王”的野生大茶樹,樹高5.5米,樹幅5米,胸圍40厘米,葉長12厘米,單季可采茶青5~6公斤。
安溪苦茶是有性群體品種之一。多數屬植株小喬木型,主干明顯,分枝部位高,離地約40-90cm,分枝稀疏,為直立狀,在自然生長情況下,植株高3-4m,最高者達5m以上。大葉類,葉片呈長條橢圓形,葉色黃綠,葉面光滑,葉薄而富有光澤,鋸齒稀疏,葉尖延長,海綿組織發達,柵欄組織1層,石細胞多,草酸鈣結晶少。中生種,嫩梢芽葉肥壯,持嫩性強,茶芽無毛或少毛;ㄐ洼^大,直徑3.5-4.0cm,花序叢生,10-11月為開花期,結實少,種子直徑為12.9mm。
安溪苦茶大多采用半發酵烏龍茶炒制工藝制作。香氣、滋味非常特別,有一股特殊的“野味”,口感濃郁、甘醇,清苦而凜冽,回甘很好。茶多酚及兒茶素等有效成分含量比一般茶高。
《本草木部》記載:“苦茶。味甘苦同,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主下氣消食”?嗖璩哂幸话悴枞~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提神益思、清熱降火、防暑降溫、殺菌消炎、消食去膩及抗衰老、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抗動脈硬化、防癌抗癌等功效
當地村民常用苦茶為原料自制“蜜茶”(純正冬蜜浸泡苦茶三年以上)、“匏米茶”(即“柚米茶”,把苦茶切開掏空的匏瓜中烘烤),對中暑、腹痛、痢疾等疾病有特殊療效,大部分產品被僑親帶往海外,被譽為“神茶”。(稿件來源:新浪博客)





鐵觀音價格表:極品鐵觀音|特級鐵觀音|陳年鐵觀音|一級鐵觀音|二級鐵觀音|三級鐵觀音|四級鐵觀音|感德酸香型鐵觀音|袋泡茶批發
